您好~欢迎来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!
弱电工培训包
智能楼宇管理员培训包
双师培训包

《铜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》训练任务指导书

2018-05-31 22:07:00 作者:admin


第一部分 训练任务的实施 3

第二部分 附录 15

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24

《铜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》训练过程考核表 2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部分 训练任务的实施

采用I-OTPAE(改进的五步法)组织训练。

一、目标描述

技能目标:






知识目标:






职业素质目标:


二、任务描述

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时,首先找到所需要测试铜链路的二端,然后分别接在测试仪的主机与远端机上,测试仪进行相关的设置,利用测试仪对给定的铜缆布线系统进行测试,保存并导出测试报告。


三、知识准备

(见附件)

1、信道测试与永久链路测试的区别是什么?

答:

2、什么是NVP值?

答:

3、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流程

答:


四、训练活动

活动一:知识抽查



活动二:示范操作





活动三:学员完成本项目课程任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活动四:根据完成结果交流、点评。


五、训练效果评价

自我评价

小组评价

老师评价

总体评价

第二部分 附录

一、综合布线系统基构成

1、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构成

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构成应符合图7要求。

注: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(CP),也可不设置集合点

7

2综合布线子系统构成

综合布线子系统构成应符合图8要求。

8

注:

1 图中的虚线表示BDBD之间,FDFD之间可以设置主于缆线。

2 建筑物FD可以经过主干缆线直接连至CDTO也可以经过水平缆线直接连至BD

3 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缆线构成应符合图9的要求。

9

3、信道与永久链路以及CP链路

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应由最长90m水平缆线、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,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。连接方式如图10所示。

10

一、 系统指标

1、综合布线铜缆系统的分级与类别划分

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与类别应符合表1的要求

1

系统分级

支持带宽(Hz)

支持应用器件

电缆

连接硬件

A

100K

B

1M

C

16M

3

3

D

100M

55e

55e

E

250M

6

6

F

600M

7

7

注:3类、55e(5)6类、7类布线系统应能支持向下兼容的应用。

2、相应等级的布线系统信道及永久链路的具体指标项目,应包括下列内容:

①3类、5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衰减、近端串音(NEXT)。

②5e类、6类、7类布线系统,应考虑指标项目为插入损耗(IL)、近端串音、衰减串音比(ACR)、等电平远端串音(ELFEXT)、近端串音功率和(PS NEXT)、衰减串音比功率和(PS ACR)、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(PS ELEFXT)、回波损耗(RL)、时延、时延偏差等。

③屏蔽的布线系统还应考虑非平衡衰减、传输阻抗、耦合衰减及屏蔽衰减。

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,系统信道的各项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要

求:

回波损耗(RL)只在布线系统中的C、D、E、F级采用,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回波损耗值的要求,布线系统信道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
2      信道回波损耗值

频率

(MHz)

最小回波损耗(dB)

C

D

E

F

1

15.0

17.0

19.0

19.0

16

15.0

17.0

18.0

18.0

100

10.0

12.0

12.0

250

8.0

8.0

600

8.0

布线系统信道的插入损耗(IL)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

3       3 信道插入损耗值

频率

(MHz)

最大插入损耗(dB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16.0

5.5

1

5.8

4.2

4.0

4.0

4.0

16

14.4

9.1

8.3

8.1

100

24.0

21.7

20.8

250

35.9

33.8

600

54.6

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(NEXT)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NEXT值的要求,布线系统信道的近端串音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。

4    信道近端串音值

频率

(MHz)

最小近端串音(dB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27.0

40.0

1

25.0

39.1

60.0

65.0

65.0

16

19.4

43.6

53.2

65.0

i00

30.1

39.9

62.9

250

33.1

56.9

600

51.2

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串音比(ACR)只应用于布线系统的D、E、F级,ACR值是NEXT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,

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值要求。布线系统信道的ACR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。

5       信道衰减串音比值

频率(MHz)

最小衰减串音比(dB)

D

E

F

1

56.0

61.O

61.0

16

34.5

44.9

56.9

100

6.1

18.2

42.1

250

-2.8

23.1

600

-3.4

布线系统信道的直流环路电阻(d.c.)应符合表6的规定。

6信道直流环路电阻

最大直流环路电阻(Ω)

A

B

C

D

E

F

560

170

40

25

25

25

布线系统信道的传播时延应符合表7的规定。

7  信道传播时延

频率

(MHz)

最大传播时延(us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20.000

5.000

1

5.000

0.580

0.580

0.580

0.580

16

0.553

0.553

0.553

0.553

100

0.548

0.548

0,548

250

0.546

0.546

600

0.545

4、对于信道的电缆导体的指标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:

在信道每-线对中两个导体之间的不平衡直流电阻对各等级布线系统不应超过3%。

在各种温度条件下,布线系统D、E、F级信道线对每-导体最小的传送直流电流应为0.175A。

在各种温度条件下,布线系统D、E、F级信道的任何导体之间应支持72V直流工作电压,每一线对的输入功率应为10W。

5、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,永久链路的各项指标参数值应符合表8~表13的规定。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。

8  永久链路最小回波损耗值

频率

(MHz)

最小回波损耗(dB)

C

D

E

F

1

15.0

19.0

21.0

21.0

16

15.0

19.0

20.0

20.0

100

12.0

14.0

14.0

250

10.0

10.0

600

10.0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插入损耗值应符合表9的规定。

9永久链路最大插入损耗值

频率

(MHz)

最大插入损耗(dB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16.0

5.5

1

5.8

4.0

4.0

4.0

4.0

16

12.2

7.7

7.1

6.9

100

20.4

18.5

17.7

250

30.7

28.8

600

46.6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近端串音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。

10  永久链路最小近端串音值

频率

(MHz)

最小NEXT(dB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27.0

40.0

1

25.0

40.1

60.0

65.0

65.0

16

21.1

45.2

54.6

65.0

100

32.3

41.8

65.0

250

35.3

60.4

600

54.7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ACR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。

11  永久链路最小ACII值

频率

(MHz)

最小ACR(dB)

D

E

F

1

56.0

61.0

61.0

16

37.5

47.5

58.1

100

11.9

23.3

47.3

250

4.7

31.6

600

8.1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直流环路电阻应符合表12的规定。

12  永久链路最大直流环路电阻(Q)

lA

B

C

D

E

F

l530

140

34

21

21

21

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应符合表13的规定。

13 永久链路最大传播时延值

频率

(MHz)

最大传播时延(us)

A

B

C

D

E

F

0.1

19.400

4.400

1

4.400

0.521

0.521

0.521

0.521

16

0.496

0.496

0.496

0.496

100

0.491

0.491

0.491

250

0.490

0.490

600

0.489

二、 配线子系统测试

①基本连接方式

基本连接是指通信回路的固定线缆安装部分,它不包括插座至网络设备的末端连接电缆。基本连接通常包括:水平线缆、双端测试跳线。其中F≤90m,G和H≤2m。连接到测试仪上的连接头不包括在基本回路的定义中。

说明:F-信息出口或转接点和水平跳线之间的连接线;G-测试跳线;H-测试跳线

②通道连接方式

通道连接是指网络设备的整个连接。通过通道回路测试,可以验证端到端回路(包括跳线、适配器)的传输性能。通道回路通常包括:水平线缆、工作区子系统跳线、信息插座、靠近工作区的转接点及配线区的两个连接点。其中B+C≤90m、A+D+E≤10m。连接到测试仪上的连接头不包括在通道回路中。

说明:A-工作区设备跳线;B-转接线;C-水平布线;D-快接式或卡接式跳线;E-通信配线架设备跳线;

③水平布线光纤测试连接方式

光纤链路长度只要在楼宇内进行,就不受严格限制。

三、测试条件

为了保证布线系统测试数据准确可靠,对测试环境有着严格规定:

1、测试环境

综合布线最小模式带宽测试现场应无产生严重电火花的电焊、电钻和产生强磁干扰的设备作业,被测综合布线系统必须是无源网络、无源通信设备。

2、测试温度

综合布线测试现场温度在20℃~30℃之间,湿度宜在30%~80%,由于衰减指标的测试受测试环境温度影响较大,当测试环境温度超出上述范围时,需要按有关规定对测试标准和测试数据进行修正。

四、电缆的验证与认证测试

1、电缆的验证测试

电缆的验证测评是指测电缆的基本安装情况:电缆无开路或短路、UTP电缆的两端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连接,同轴电缆的终端匹配电阻是否连接良好、电缆的走向如何等。

2、电缆的认证测试

电缆的认证测试是对通道(Channet)的测试,除了测试电缆正确的连接外,还要满足有关的标准,即安装发了的电缆的电气参数(例如衰减、NEXT)是否达到在关规定所要求的指标;

五、Linkware 软件

测试仪随附的LinkWare Cable Test Management (缆线测试管理)软件可用于执行下面的步骤:

将测试数据记录上载至PC。

查看测试结果

ANSI/TIA/EIA-606-A 管理信息添加至数据记录。

整理、定制、及打印专业质量的测试报告。

更新测试仪软件。

创建数据并将数据下载到 DTX,包括设置数据、线缆 ID列表。

校准永久链路适配器(DTX-PLA002 适配器需要DTX-PLCAL 套件。DTX-PLA001 适配器需要 DSP-PLCAL套件。)

在测试仪之间传送自定仪极限值。

具体操作请参考教师上课讲解。

六、NVP值

NVP值是“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的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百分比”, 公式如右:


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

[1]  王政,严培奇,郑春华. 工业与民用配电安装手册 [M]北京:中国电气出版社,2003

[2] 任元会,卞铠生,姚家玮主编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. [M]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. 2005

[3] 中国移动通讯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. GB 50311-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[M]北京:中国计划出版社,2007




《铜缆综合布线系统测试》训练过程考核表

ZNLY-1-3-06

姓名

准考证号

系统ID号

职业(模块)

日期

年   月   日

类别

项目

考核内容

得分

总分

评分标准

教师

签名

理论

知识

准备

100分

1.信道测试与永久链路测试的区别是什么?30分)

根据完成情况打分。

2.什么是NVP值?(30分)

3.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流程?(40分)

实操

技能

目标

(60分)

1.能(会)进行铜缆配线子系统的验证测试。(20分)

会□/不会□

1.单项技能目标“”该项得满分,“不会” 该项不得分。

2.全部技能目标均为“会”记为“完成”,否则,记为“未完成” 。

2.能(会)进行铜缆干线子系统的验证测试。(20分)

会□/不会□

3.能(会)使用测试仪DTX-1800。(20分)

会□/不会□

任务完成情况

完成□/未完成□

任务

完成

质量

(40分)

1.工艺或操作熟练程度(20分)

1.任务“未完成”此项不得分。

2.任务“完成”,根据完成情况打分。

2.工作效率或完成任务速度(20分)

安全

文明

操作

1. 安全生产

2. 职业道德

3. 职业规范

1.违反考场纪律,视情况扣20-45分。

2.发生设备安全事故,扣45分。

3.发生人身安全事故,扣50分。

4.实训结束后未整理实训现场扣5-10分。

评分

说明

备注:

1、评分表原则上不能出现涂改现象,若出现则必须在涂改之处签字确认。

2、每次考核结束后,立即上交本过程考核表至高训中心存档,并及时将成绩录入管理系统。


三、知识准备

(见附件)

1、信道测试与永久链路测试的区别是什么?

答:

2、什么是NVP值?

答:

3、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流程

答: